首页

绿奴丈夫被妻子控制sj后逐步阉

时间:2025-05-28 07:46:45 作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浏览量:52738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中新社记者 张玮

  5月下旬,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飞越中俄边境线,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每到春夏季,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处处闻啼鸟”,宛若一幅“百鸟翔集图”。

4月14日,内蒙古额尔古纳,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 闫立新 摄

  据监测,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翱翔;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优雅的绿头鸭、鸬鹚或低头觅食,或舒展双翅……5月中旬起,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每年春季,大量候鸟从鄱阳湖、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

4月17日,内蒙古额尔古纳,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 闫立新 摄

  监测数据显示,额尔古纳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了。”

3月28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 毕力格 摄

  2024年,保护区引进“科尔沁”智慧管理平台,用一个“大脑”支配28个“眼线”和“触角”。“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定位更高效精准,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

  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花卉业者参加成都世园会 盼增加两岸产业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菌物学家李玉认为,“庆元香菇师傅”技能人才品牌互认更深层的意义是对整个食用菌产业技术发展起到重塑提升的作用。

国防部回应我军发射洲际导弹:例行性军事训练 完全合法合理

此次实践活动从古丝路起点——西安出发,走访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钟鼓楼等地,探索秦汉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丝绸之路的贡献。日本留学生大和隼表示,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西安的开放与包容让我对中国的古老文明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此次探访,他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少跑路 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周正科的站点还专门设立了惠农产品展示区。站点刚开通不久,就发出汨罗粽子100多件、月饼50多件,为地方产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既方便了村民,又实现了就业、增收,还带动了地方农产品出村。”周正科说。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陷入情报泄露丑闻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珠海市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总书记强调,对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山西省9610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破万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韩雪军向记者分析,一般来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今年教育部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增设大量专业;二是区域社会的产业需求。比如将文化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湖南,今年有6所院校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三是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今年很多院校都增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